引言
在石油、化工、矿山等工业领域,爆炸性环境下的设备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传统认知中,电气设备因易产生电火花或高温表面而被广泛关注,但非电气设备(如机械传动装置、压力容器、旋转部件等)同样可能因摩擦、冲击或热能释放引发爆炸风险。因此,对爆炸性环境用非电气设备的检测成为工业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检测范围、项目、方法及仪器等方面系统阐述其技术要求与实践规范。
检测范围
非电气设备的检测覆盖多种可能产生点火源的设备类型,主要包括:
- 机械传动装置:如齿轮箱、轴承、联轴器等可能因摩擦产生火花或高温的部件;
- 压力释放装置:包括安全阀、爆破片等,需验证其在动作时是否引发可燃物燃烧;
- 冲击与振动设备:例如破碎机、振动筛,需评估机械冲击能量是否超过可燃环境限值;
- 表面温度控制设备:如加热器外壳、蒸汽管道,需确保表面温度低于可燃物燃点。
检测项目
针对非电气设备的爆炸风险特性,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 机械火花测试:模拟设备运行中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摩擦产生的火花是否引燃特定气体或粉尘;
- 表面温度极限测定:在满负荷工况下测量设备表面温度,确保不超过可燃物自燃温度的80%;
- 抗冲击与振动性能验证:通过冲击试验评估设备结构完整性及潜在火花风险;
- 防爆结构审查:检查设备外壳材质、接合面间隙是否符合ATEX或GB 3836标准。
检测方法与标准
检测需严格遵循国际及国家规范,主流方法包括:
- 模拟环境测试法:在1 m³爆炸测试仓内充入特定浓度可燃气体/粉尘,观察设备运行是否引发爆燃(依据ISO 80079-36:2016);
- 热电偶多点测温法:使用K型热电偶阵列监测设备表面温度分布,数据采集频率≥10 Hz;
- 高速摄影分析:以10万帧/秒的高速摄像机记录机械部件碰撞过程,分析火花产生机制;
- 有限元仿真辅助验证:通过ANSYS或ABAQUS软件模拟设备在极端工况下的热力学行为。
检测仪器与设备
检测需配备以下关键仪器:
- 爆炸参数测试系统:包含气体浓度分析仪(精度±0.1%LEL)、压力传感器(量程0-2 MPa);
- 红外热像仪:FLIR T860系列,温度分辨率0.03℃;
- 火花能量测定装置:可量化测量0.1-10 mJ范围内的火花能量;
- 振动频谱分析仪:B&K 3050-B-040,频率范围0.5 Hz-20 kHz。
检测流程优化
为提升检测效率,建议采用分级检测策略:
- 初筛阶段:基于设备风险等级(Zone 0/1/2或Zone 20/21/22)进行快速风险评估;
- 型式试验:对首批样机进行全项目检测,建立基准参数数据库;
- 在线监测集成:在设备部署后加装温度、振动实时传感器,实现预测性维护。
结论
爆炸性环境用非电气设备的检测需建立多维度技术体系,通过机械特性分析、热力学评估与爆炸模拟的综合手段,确保设备本质安全性。随着智能传感技术与数字孪生模型的普及,未来检测将向高精度、实时化方向发展。企业应严格遵循ATEX、IECEx及GB 25286系列标准,同时结合设备实际工况制定动态检测方案,从根本上遏制爆炸事故的发生。

了解中析
实验室仪器
合作客户
